腾讯启动碳寻计划二期 全球范围征集前沿低碳技术
12月3日,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简称S大会)上,腾讯正式启动碳寻计划(CarbonX Program)二期,将联合产业、投资和生态合作伙伴,投入亿元级的催化性资金,推动前沿低碳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碳寻计划一期于2023年3月启动,聚焦CCUS(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的中国项目,于今年5月完成项目的终选。在前次运行基础上,碳寻计划二期拓展视野、拓深赛道,聚焦碳移除、钢铁CCUS、CCU碳寻制造以及长时储能技术,面向全球创新技术团队公开征集方案,打造有示范性作用的落地项目,孵化有正向经济性潜能的初创企业,同时助力前沿低碳技术的基础能力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把DAC(直接空气碳捕集)的成本,从目前的800-1000美元/吨,降到100美元/吨。”作为合作方代表之一,非洲气候风险投资基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ames Mwangi表达了对碳移除赛道场景落地于肯尼亚的期待。
这是碳寻计划二期所勾画的未来蓝图的一角。
“肯尼亚的场景并不是低碳转型的场景,而是纯增长的场景。如果未来肯尼亚场景的成功,‘碳寻计划’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那将是一个从零碳开始、不断生长的故事,这非常鼓舞人心。“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在“碳寻计划”二期启动仪式上说。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林璟骅表示:“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行动,努力推动低碳转型,一方面提升技术创新的速度,另一方面扩大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在很多早期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速度和规模并重,是我们解决当前气候挑战的优选路径。”
图说: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林璟骅致辞
用全球方案,解决全球问题
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在同一张棋盘上;同时,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排放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起,累积至今。因此,不论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减碳都是非常典型的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低碳的技术路线上,世界各地的发展存在“时差”。发展中国家迫于经济发展需要,在排放量高企的生产环境中,二氧化碳的点源捕集、封存和利用处于减碳路线的第一优先级,更高效地解决当下问题。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聚焦发展直接空气捕集二氧化碳(DAC)的技术路线竞争阶段,DAC作为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可降低大气中的碳浓度,长期而言有望解决碳排放预算超支的问题,推动全球温控目标的实现。
具体到中国的发展阶段而言,“转型”的处境凸显——既需要把现有的碳排放减下去,又要考虑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靠不排放的方式涨起来。这种转型之痛也是转型之机,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处境。
“只有解决了发展和转型的矛盾,全球在气候变化上面才能达成共识。在这件事情上,需要有人持续探索和尝试。”许浩说。
碳寻计划二期从准备制定征集规则起,便综合研判技术路线的价值和可落地性,在兼顾当下必要性和未来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拟定二期征集的命题,向全世界征寻解决方案。
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总监、碳寻计划负责人黄新我介绍说:“经过碳寻计划一期的实践和沉淀,我们将碳寻二期的赛道进行了加深和拓宽,其中CCUS技术群分为了三个更聚焦的方向:针对钢铁为代表的难减排行业的点源CCUS技术,以DAC为代表的碳移除技术,以及将CCU技术融入到消费品的材料创新;同时拓展了长时储能赛道,这是未来高比例新能源供电体系的重要支撑技术。”
经过初筛后的方案将在终选阶段结合具体示范场景,验证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规模化的可能性。根据现实客观条件和实验要素考量,具体示范的场景预期会做如下设置:
碳移除:肯尼亚拥有丰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为碳移除技术提供绿色电力;其中部及南部裂谷区域,具备优质的地质存储条件,在空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可就地进行封存。
长时储能:马尔代夫的众多生活岛屿尚以小型柴油机供电,电价贵且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在岛屿上预期建设的光伏发电网络需要长时储能设施来支撑其稳定性。
钢铁行业CCUS:以塞尔维亚的长流程钢厂为场景地,契合百年钢厂的转型期机遇和挑战,聚焦新一代点源CCUS的技术路线,而非成熟技术重复验证。
碳寻制造:二氧化碳的再利用产生的消费品,在未来5-10年,在衣食住行各领域都会得到多种应用,具体的技术路线可以根据消费品合作伙伴的场景进行适配。
图说:“碳寻计划”二期总览
引领、连接、共识
“碳寻计划”一期于2023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3个月的征集,共收到300多个项目申请,所涉及技术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终选Top13名单中,涉及工业源碳捕集2家,空气碳捕集2家,浙江大学王涛教授团队的“柔性模块化超低能耗直接空气碳捕集装备”是其中之一。
“从表面上看,‘碳寻计划’对我们的支持是提供了前期的资金支持、后期的合作支持,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浙江大学教授王涛说。
王涛认为,当下大家对DAC技术的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观点认为DAC只是科学家的“游乐场”,就像小孩子手中的玩具,而它对全社会的转型以及游戏规则的改变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被大众看到。
碳寻计划不仅支持传统的碳减排技术的创新方式,还支持DAC这种有很强前沿性、颠覆性的技术,“腾讯的这种支持,让我们整个团队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王涛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引领性的支持。”
图说:王涛团队
通过碳寻一期的支持,该项目目前基本建成了20吨级/年的直接空气碳捕集装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大,预计在2025年建成年百吨级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样机,在2027年建成年千吨级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集示范装置并投入运行。
碳寻计划一期征集的初筛中,碳捕集的项目占比32%、碳利用占39%、捕集利用一体化占5%、其他24%,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在CCUS领域在U(利用)方面也很活跃。终选的Top13中,有6个CCU领域的潜力技术路线。
图说:含426g二氧化碳的沙发
在S大会现场,展出了部分一期CCU落地的样品,有固碳的瑜伽垫、沙发、贝壳圆桌、项链、手提袋,还有钢渣固碳企鹅。以沙发为例,本次展示的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426克。由苏州坤晟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制PPC多元醇技术与丹麦家居设计品牌HAY联合打造,在腾讯碳寻计划的链接下,各方对海绵的环保性材料进行探索,最终落地形成了沙发样品。一名腾讯SSV探索官在大会的展区&市集上试坐了该沙发,他表示,沙发的支撑性很好,也比较舒服,如果上市,他有意愿购买。
整个链条的打通过程,也是各方各界刷新认知凝聚共识的过程。基于先前的经验和对可见的未来的筹备,碳寻计划二期汇聚并拓展了更多来自多个行业的全球合作伙伴。
图说:“碳寻计划”二期合作伙伴
做加速器,在不确定性中寻路
碳寻计划首期资助的项目之一,北京科技大学苏伟老师团队与河钢集团达成合作,用技术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和钢渣结合,变成建筑砖块,改变了以往生产钢铁过程中产生的钢渣要么被填埋、要么掺杂进建材的水泥里制成低质量建材的传统方式。
苏伟表示,项目要求在2024-2025年建成示范点,时间紧张,压力很大,但腾讯团队给他一种“紧张的松弛感”,让一件争分夺秒的事做出了长期主义的从容感:“大家价值观一致,拥抱不确定性,拥抱创新,让(我们)团队更有热情和充足的自由度去探索最前沿的技术。”
许浩表示,碳寻计划所做的,是加速推进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落地,然而,低碳的技术路线很多,“对这个行业的挑战在于,在你还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的时候,还得跑得快。”许浩说,“我们的策略是,既然有不确定性,就需要验证。要不被我们试,要不被别人试,不试的话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碳寻计划二期运行规则,也是基于加速器的角色和整个行业的加速目标而产生,“从一期的‘开放作文’变成二期的‘半命题作文’,这个本身也是加速的过程,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的认识更下沉了一层,我们把自己的认识也贡献到加速试验的过程里。”许浩说,“但具体它会怎么解决,未来确实得接受更多的不确定性。”
应对不确定性的底气来自于整个行业,对创新低碳路线的热情和坚定,建立在有策略有方法的基础上,技术路线是否能发展下去,依靠的不是对未来政策的押宝,不管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是否顺利,创新技术在跟传统技术的竞争中,本身具备更大优势,更降本提效,那么它就具备更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2024年12月3日起,碳寻计划官网已开放二期提案申报,诚邀全球范围内的初创企业、行业资深企业、各路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在2025年5月前提交申请,共同寻路。